为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积极探索乡镇干部深入群众、服务基层的长效机制,搭建一个平台,根据乡镇建制调整地域发生较大变化及村民的出行习惯和交通等因素的制约,为方便群众办事,以本乡镇内村民自然赶集地为依托,以“便民服务岗”为平台,利用赶集日,集中开展便民服务活动,有效解决部分乡镇干部服务不主动、态度不好等问题,促进干部作风进一步改进、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办事效率进一步提高。
一、采取两种方式。选择有代表性的部分村进行专题调研,制定《实施方案》,采取点面结合的方式稳步推进。
一是不断探索乡镇干部服务群众的途径和载体。
二是全面推广。注重“三个结合”。一是与服务民生工作相结合。根据乡镇工作需要和群众需求,利用赶集日,认真开展为民办事、为民解惑、纠纷调处、政策咨询、信息发布、时事宣讲、民情了解等工作。二是与主题活动相结合。将便民活动作为主题实践活动的重要举措来抓,进一步转变乡镇干部的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促进地方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三是与“干部大下访”活动相结合。将“干部大下访”活动中的定期下访、定点下访、预约下访、专题下访和联合下访的有效做法,运用到便民活动中来,变群众跑为干部跑,变多次办为一次办,变被动办为主动办,让乡镇干部走出机关深入基层,尽可能为老百姓释疑解惑、济困解难。
遵循四条原则。一是便民原则。坚持服务基层、服务群众,让干部成为群众办事的代理人,实现农民办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镇。二是公开原则。结合政务公开,对服务项目、服务对象、办事程序、承诺时限、收费标准、监督办法等情况全面公开,主动接受群众监督。三是高效原则。对每一件办理事项、每一个办理环节,实行承诺服务,限时办结。四是无偿原则。除国家明文规定的收费项目外,一律实行无偿服务。
二、2014年我们结合开展机关作风效能建设活动,把机关作风效能建设的成果转化为服务“三农”向农村延伸和拓展,创新农村社会服务新模式,实现对农村社会的有效管理。
为确保“农事村办”服务实现全覆盖,我们按照“三个一定”的原则布局和设置服务站点。在行政村人口相对集中的区域,一定要设置“农事村办”服务站,或距离乡镇党委政府所在地比较远、群众办事来往不方便和人口聚居、自然形成的行政村,一定要设置“农事村办”服务站;在人口聚居、自然形成社区化管理的行政村,一定要设置“农事村办”服务站。目前,全镇9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实现了服务全覆盖。
我们根据各站点的具体情况,分别由村“两委”班子成员、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到村任职的大学生村官、乡科级后备干部选定专人作为村“农事村办”服务站的专职工作人员。并对各项办事内容,对应设置办事窗口,落实办事人员,明确岗位责任。采取乡镇站所工作人员定期定点到村集中受理、派员在村固定设点代办、经常性业务到专门场所办理、定期流动巡回办理等方式开展服务,做到农事“六不出村”:一般农事“代办员”不出村、农民的农资购买和农业技术推广不出村、经常性文体活动不出村、看小病不出村、一般矛盾调解不出村、一般审批事项办理不出村。
今年以来,全镇各“农事村办”服务站共开展六大服务活动510次,共为群众办实事370件,接待群众来访、咨询800多人次,受理群众申请事项415件,已办结390件。“农事村办”服务模式,受到了农村群众的广泛欢迎。
三、我们积极探索服务农村基层群众工作的有效载体,使“农事村办”真正成为各级党委和政府了解民情的窗口、办理民事的载体、解决民忧的途径、凝聚民心的纽带、造福民众的平台。
一是围绕“农事村办”的服务内容,创新管理体制,构建服务新模式。尽可能地将政府职能部门的行政审批事项、执法事项、纯公益性的服务事项下放到村一级,将群众有需求的服务项目,放到“农事村办”服务站办理,实现政府基本公共服务对广大群众的全覆盖。同时,按照“小政府、大服务”的要求,推进乡镇政府职能转变。把农村公共服务作为乡镇党委政府的工作重点,以“农事村办”为实践载体,把乡镇干部下派到各“农事村办”服务站,更直接地服务群众。此外,针对“农事村办”两级服务网络庞大,群众办理农事业务手续复杂,还停留在初始人工操作办理阶段,代办员办理业务费时、费力等问题,在镇、村两级“农事村办”服务中心、服务站计划开通网络办公系统,组织有关部门在网络系统平台开展网上公文处理、网上公文交换、网络视频会议、网上信访、网上行政审批服务办理等相关业务,面向群众开展一站式服务,极大地提高了服务工作效率。
二是围绕深化“农事村办”生产服务,加强农业专业化合作经济组织建设,不断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在服务活动中,政府充分调动各种协会、合作社的力量,引导农业专业化合作经济组织,通过“农事村办”开展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活动,提升产业层次,共同抵御市场风险,增加农民收入。引导合作组织利用“农事村办”平台,统一开展技术咨询和培训,统一开展生产指导,统一开展销售服务,形成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产业联合体,促成大规模的生产服务。
三是围绕深化“农事村办”法律服务,开展“农情联解,民意直通”活动,不断拓宽畅通民情渠道。以“书记大接访”活动为切入点,开展“农情联解,民意直通”工作,即整合组织、宣传、政法、综治、信访、调处、民政等部门力量,以乡村两级为基础和重点,依托现有的“农事村办”服务站点以及农村“党员中心户”,建立镇、村两级联动服务网络体系;构建治安防控网、信访信息网、纠纷调解网、为民服务网等维稳信访“四张网络”,畅通了群众诉求渠道,维护了群众合法权益,促进了基层政权和社会稳定。目前,全镇已有9个村1个社区开展了“农情联解,民意直通”活动。
四是围绕推进“农事村办”工作的常态化,不断健全完善工作机制,为“农事村办”工作提供保障。完善工作制度,执行行政审批的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建立保障制度,将“农事村办”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挂靠在政务服务中心,由村支书、村委主任和村民小组组长担任所在“农事村办”站点的负责人、农事代办人,并在办公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的基础上,多渠道筹措活动经费;完善考评制度,以办理群众申请事项的数量、办结率、承诺期限兑现率和群众满意率等来核定各级各干部政绩;建立监督激励制度,设立投诉电话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对在工作中不负责任,造成严重影响的,严格按照“三项制度”的要求追究责任,对在“农事村办”服务工作中表现突出、成绩显著、群众拥护的基层干部予以表彰奖励或提拔重用。
四、实践证明,“农事村办”是农村基层组织职能由管理为主向以服务为主的转变,是对基层组织基本工作规则、工作流程的再造,是干部作风、方法、观念的转变,是农村管理体制、工作机制的创新,是推动城乡之间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跨越发展的有效载体。
一是通过开展“农事村办”工作,促进了生产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针对少数农户缺资金、少技术、市场信息不灵、参与市场竞争组织化程度不高等问题, ……此处隐藏6537个字……厂1个,木材加工厂3个,生态无污染木炭厂2个。畜牧养殖如日中天,成立了全县第一个畜牧养殖协会,兴办了xx坪畜牧养殖小区,打造了黑山羊养殖基地。全乡共有养羊大户48户,养殖黑山养5000余只,共有养猪大户26户,养牛大户11户。
七、ss是块和谐的土地。计划生育连续4年获张家界市一类乡镇,连续2年获全县第1名,1年第2名。社会治安稳定,成立了治安联防队,举办了全县首次人民调解技能大比武。无重特大恶性案件和安全事故无群体上访事件,人民安居乐业。
今天的成绩来之不易,是党委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乡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赤诚奉献、奋斗不息的结果。总结起来,我们共有三条心得。
一是以思路来振奋民心。思路决定出路,思路好,出路才好。思路清晰了,目标就更明。党委政府在这一点上,经过认真调研、精心分析、充分讨论,制定出了 “旅游兴乡、林业立乡、畜牧强乡、水电富乡、文化名乡”的工作思路,使全乡干部群众得到了鼓舞,看到了希望,受到了震撼,各村各部门纷纷自我加压,比学赶超。高目标带来了高速度,全乡的各项事业也正是朝着我们的既定目标飞速发展。
二是以活动来凝聚民心。党委政府终始抓住活动这一主线,以活动聚民心,以活动促发展。三年来开展了许多丰富多彩的活动。如连续三届民族文化节、澧水河两届植竹植树活动、人民调解技能大比武活动、山歌民歌赛活动、七一建党活动、老年人进北京看毛主席活动、参加了县老年协会的舞蹈比赛、首届中国xx民歌节等等,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开展,即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又宣传了党委政府的工作思路,形成了爱我家乡、引乡为荣的良好氛围,凝聚了民心,促进了发展。
三、以发展来换取民心。党委政府所做的一切,落脚点都在发展,只有发展了一方经济,人民才会富裕,才会安居。所以,我们党委政府紧扣发展主题,全面改善了基础设施,大力调整了产业结构,人民的生产条件、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银行存款户平达到了15000元。
几年来,我乡的各项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农民得到了实惠,经济得到了发展,但是与兄弟乡镇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我们将以这次的交流会为契机,取长补短,相互学习,着眼长远,全力奋进,实现富民强乡的宏伟目标。
谢谢大家!
第五篇:群众满意度测评先进乡镇经验交流全力为民打造平安和谐家园
隆冬时节天已寒,万物静默待明年。但走进***镇,目光所及之处却是一派平安和谐、欣欣向荣的生活景象:街边行人的脚步从容稳健,放学回家的孩子们追逐嬉闹,快乐得像一只只小鸟;文化广场上,三三两两的人们聚在一起,或欢歌起舞,或聊天下棋,老人悠闲自得地散步;每一个村居、每一条街巷、每一所庭院里,人们日渐富足
的生活,洋溢在挂满笑容的脸上,融汇在满含幸福的声音里,让人时刻都能强烈感受到百姓们发自内心的那份平和心情。这也就不难理解,在今年群众满意度测评工作中***镇取得第一名的原因了。
今年以来,***镇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开展“平安***”建设,强化“一村一警”工作,大力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活动,全面落实固本强基维稳工程,积极推广社会管理创新典型经验,为全镇经济及各项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了平安和谐的社会环境。
落实目标责任制,强化基层基础工作
该镇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政法工作精神,扎实推进平安建设。年初制定下发年度综治工作要点,与基层单位层层签定“平安建设责任书”,按照“全员抓稳定,全力保平安”的工作思路,明确维稳职责,落实维稳责任,定期召开工作例会,建立维稳工作长效机制。
镇党委、政府积极为“一村一警”工作创造条件,在人、财、物等方面给予大力的支持和帮助,为驻村民警每人每季度发放补贴270元,***派出所和福山派出所的2支专职巡逻队,也从原来的18人扩充到现在的30人,巡逻范围扩展到全镇企业、居民区、街道等多个地点,辖区可防性案件全面下降,治安防控体系逐步得以完善。
通过签定“家庭拒绝邪教承诺书”、创建反邪教警示教育阵地、严格落实重点人员的“属地管理”和“包保”责任制等各项措施,扎实做好邪教工作的防范和处理。
自开展社区矫正工作以来,为每个社区矫正人员建立信息档案,成立矫正小组,按照每人每周一个电话、每人每月一次见面、外出必须请假的规定,对30名社区矫正人员进行日常管理和教育,确保了“不漏管、不脱管”,矫正工作取得了实效。
建好基层组织网络,筑牢维稳第一道防线
该镇积极健全完善党政成员包片和驻村指导员挂包村企的工作机制,通过设岗定责,将全年工作任务分解立项,目标责任细分到村级党组织和党员,确定责任人和完成时限,将分工范围内的稳定工作由各村书记负主要责任,并按期调度工作完成情况。结合“三诺三评三挂钩”管理制度,将维稳工作责任制考核纳入全镇年度总体考核中,对因工作不力,引发不稳定因素的单位书记进行诫免谈话,对出现重大问题的单位,实行一票否决。采取包片领导、驻村指导员定期参加“两委”成员会、不定期深入基层调研走访等方式,随时了解村、居、企业发展和稳定现状,加大引导和管理力度,对发现的苗头性问题和遇到的困难及时协调解决。
加大信访化解力度,促进和谐***建设
该镇建立健全信访工作综合协调机制,夯实信访工作基础,形成了上下联动、左右协调的工作格局。通过畅通信访渠道,规范信访秩序,方便了群众反映问题,积极探索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系信访群众的形式和方法,增强信访工作的主动性和前瞻性,把信访工作的重心从事后处理转变为事前排查化解。对群众信访反映合理合法的问题,依法按政策抓紧解决;对群众要求合理但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或因客观条件不具备难以解决的,及时向群众解释清楚;对群众不合理的要求,耐心做好说服教育和正面引导工作。
抓好纠纷调处工作,将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
将矛盾纠纷排查作为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预防性工作常抓不懈,实行维稳人员先介入、早分析,对可能出现的不稳定因素做到早预防、早处理,对重大矛盾纠纷采取党政领导挂包,工作人员驻村等多种办法及时协调处理。
按照镇、村、族三级调解网络实施方案,在全镇**个行政村、**个居委会配齐了治保主任,并配备了1-2名基层联络员,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三级调解网络。广泛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宣传活动,张贴各类宣传标语500余份,印发宣传材料*****余份,悬挂横幅**余条,发放普法教材****余份,提高了广大群众的法律意识。全年共排查化解各类纠纷50余起,其中重点纠纷隐患**起,有效的防止和避免了矛盾纠纷的激化。
保稳定、抓综治、促发展,共同支撑起了***镇这片蓝天下的沃土。平安,使***的社会更加稳定,百姓的生活更加安宁!平安,也将让***的未来更加辉煌!
更多范文:民主推荐群众干部经验交流
乡镇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经验交流
干部联系服务群众交流材料
如何加快建立乡镇干部服务群众责任制
交流干部经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