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基本信息 | 名称 | 听听,秋的声音 | ||||||
执教者 | 张晓兰 | 课时 | 一课时 | |||||
所属教材目录 | 三年级上册第12课 | |||||||
教材分析 | 《听听,秋的声音》是一篇略读课文,这是一首现代诗歌,语言生动优美,自然率真。作者抓住秋天里大自然的一些声响,用诗化的语言,赞美了秋天。课堂教学时, 无需太注重文章的内容, 不用讨论遣词造句, 应放手让学生自己读懂诗歌大意,着重是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边读边想象秋天美好的景象,从而领悟词句表达的精妙,体会诗中浓浓的秋情。
| |||||||
学情分析 | 刚刚升入三年级的学生语文基础比较薄弱,学习习惯、阅读习惯正在形成之中,阅读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所以要重视学生的朗读训练,在读准字音、流利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感悟诗情。这一阶段的学生还是很愿意表达自己的,所以展开想象续写诗歌也是本课训练的重点。
| |||||||
教学目标 | 知识与能力目标 |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一边朗读一边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 3.仿照诗歌的形式,续写诗文。
| ||||||
过程与方法目标 | 1、激发学生通过朗读诗歌,理解诗歌大意,想象秋天的美景。 2、引导学生大胆想象,续写诗歌。 |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鼓励学生亲近自然、了解自然、热爱自然,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 |||||||
教学重难点 | 重点 |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发挥想象,体会秋天的美好。 | ||||||
难点 | 仿照诗歌的形式大胆想象续写诗文。 | |||||||
教学策略与 设计说明 | 新课程标准指出: 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 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本课的设计让学生在听中想象,读中感悟,说中积累,写中运用,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 | |||||||
教学过程 | ||||||||
教学环节(注明每个环节预设的时间)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一、 展开想象,导入课题(5分钟)。 同学们,现在正值深秋,如果走进大自然,我们会看到哪些景象呢?在你的眼里,秋天是什么样子的? 让我们用一个词来形容秋天:( )的秋天 (金色的,丰收的,收获的,凉爽的,硕果累累的,美好的,美丽的) 秋天不仅有丰收的果实、丰富的色彩,还有美妙的声音。有一位诗人在秋天里听到许多美妙的声音,就写下了这么一首诗,我们就一起来听听秋的声音吧,出示课题《听听,秋的声音》 请学生读课题,要求读得美一点。 二、初读诗歌,理解大意(8分钟)。 1、请同学们自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认识的字可以问老师,也可以自己查字典)想想具体写了什么声音? 2、请同学分小节朗读课文,听听谁读得最有感情。 3.你在诗中听到了哪些声音?(黄叶、蟋蟀、大雁、秋风的声音) 4、你听到过这些声音吗? 三、精读诗歌(12分钟) 1、请同学们再读课文,划出不懂的词语,运用联系上下文、查工具书、找近义词、联系生活等方法试着理解,然后分小组交流:你用什么方法理解了哪些词?请小组代表说说你们理解了什么词语,还有没解决的词语吗?(“歌韵”、“叮咛”等词语的理解) 2、找出你喜欢的声音,多读几遍,想想你为什么喜欢?把最喜欢的部分,和同桌一起欣赏。学生互相交流感受。 3、请用欣赏性的语气把你喜欢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其他同学认真边听边想:他读得怎么样? 指名读后组织其他学生自由评议。 4、朗读想象诗歌中未说出的话语。大树抖抖手臂,“刷刷”,是黄叶道别的话音,黄叶说:“-------” 蟋蟀振动翅膀,“口瞿口瞿”,是和阳台告别的歌韵,蟋蟀在唱着:“--------” 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 一阵阵秋风斥过田野,送来一片丰收的歌吟,它欢快地唱着“-------”。
5、秋天的一切是多么美好啊,让我们把这美好的一切读出来吧! 老师播放音乐,学生配音试读。 让我们一起来感受秋的美好吧! 全班配乐朗读 四、拓展秋的声音(12分钟) 1、走进秋天,你还能听到哪些秋的声音? 2、秋的声音实在太丰富、太美妙了,你能照着课文第一、二小节的样子用“听听,秋的声音……”这样方式说一说你听到的秋天的声音吗? 3、秋的声音令人陶醉遐想,让我们像这个小诗人一样把自己听到的声音写下来好吗?学生写诗,每人写一小段即可,四人小组合成一首 教师巡视,适时指导 | 学生自由说秋天的样子。例如:天气凉了,树叶变黄了,从树上纷纷落下来。地里的庄稼都成熟了,苹果红了,石榴裂开了嘴。大雁南飞,小动物忙着准备过冬的粮食等等。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找出诗歌中描写的秋的声音。
学生自学后分小组交流。 2、学生评议朗读情感。 3、学生大胆想象,说出自己的理解。黄叶说:“大树妈妈明年再见。” 蟋蟀在唱着:“我要回到温暖的家里去了。”大雁的叮咛:“再见了朋友,我舍不得你”秋风唱着“明年我会化作温暖的春风。”
小组代表把合作写的诗,在平台上展示出来,并有感情地朗读给同学听。 指名学生代表上台,教师引导学生评议。
| 由经常见到的秋景导入经常忽略的秋的声音,由视觉到听觉的转变。
通过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诗歌大意。
让学生运用精读课文中学到的方法自读自悟
朗读和想象要结合在一起进行,学生喜欢哪段就读哪段,可以有感情地读,也可以用想象的语句表达。
学生学习语言的目的就是为了运用语言,学生们在练笔中,写出秋天的美景、感悟大自然的美好
| ||||||
课堂小结 2分钟 | 同学们,秋天的声音,在大自然中,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让我们再次来感受秋声带给我们的美好感受吧!同学们,让我们放开胸怀用心去观察自然、去聆听自然、去触摸自然、去感受自然,无论春夏秋冬,无论白天黑夜,大自然都会给我们无限的惊喜和感动。让我们再一次有感情地朗读这首动人的诗歌吧!学生配乐感情朗读全文。 | |||||||
布置作业 1分钟 | 1、 把自己写的诗读给家人听。 2、 给自己写的诗配上画。 3、收集有关秋的诗歌 。 | |||||||
板书设计 |
黄叶 蟋蟀 12、 听听,秋的声音 大雁 秋风 ……
| |||||||
教学反思 | 《听听,秋的声音》是一首抒情意味很浓的现代诗。作者抓住秋天里大自然的一些声响,用诗的语言,赞美了秋天。因为在之前《秋天的雨》一课时就让学生搜集了有关秋天资料,让学生和家人走进大自然亲身去体验秋天景象的美好,所以在课堂上很容易就能引起孩子们浓浓的秋情。我通过各种形式的情感朗读,让孩学生们再一次体味秋天的美景,这些教学环节都很顺利。最让我意想不到的是学生仿写诗歌的环节,没想到学生用稚嫩的语言写出许多秋天的声音,而且很多描述已经初具诗歌的韵味。看来学生的潜力是巨大,关键是需要老师的引导和挖掘。 本课教学设计内容很多,涉及到听说读写各个方面,有针对性地回顾了以往教授的阅读方法,训练了理解和写作能力,这样的教学预设初衷是好的,但是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却显示出了预设内容过多的问题。由于想要训练的方面太多,而一节课的时间有限,所以造成了每个环节进行太快,有宽度而深度不够。今后的教学设计要学会舍得,突出重点,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结果什么也抓不住。 |